第133章 秋收之时已至!对税收的猜测,各种报纸诞生!(第3页)


  会安定,朝廷大幅度让利于民,百姓手中有钱有粮。

  尤其是沿海地区。

  这一年在多种因素下,比如乾吴的交流贸易,比如东瀛男奴隶……

  各种因素下,江南的人口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与此同时。

  珂午的报纸已经扩散到大半个乾国,并且发展非常良好,哪怕有其余的报纸出现,也无法动摇珂午的紫荆报地位。

  紫荆报纸被认为是官方报。

  而其余小种类的报纸,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在江南商人的眼中,商机到处都是,而他们手中的钱,也在他们的知识才华支撑下,钱滚钱,越赚越多。

  甚至有专门讲成功人士的报纸,名字叫《数天下英雄》,里面都是风云人物,什么英明大帝罗林,什么传奇首辅,什么战神军神,什么于平民崛起成长为大商人。

  销量还不低。

  总之,康哲二年,在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并且被大量用于印刷,报纸这一衍生发明迅速的将信息传播带到一个新的等级。

  人们可以获取的信息开始增多。

  虽然只是一点点,但知识开始向下层传递。

  也出现了那种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开始大放厥词指点江山的嘴强点评家。

  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信息传播途径的提升,也意味着愚民的“愚”程度会消失不少。

  但可惜的是,知识垄断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一个科学家的确在客观事实上形成对普通平民的知识碾压。

  那些深奥的知识哪怕是上网也查询不到。

  时代的进步只会让知识垄断这一现象削弱,而很难彻底消失。

  …………

  康哲二年。

  十月份。

  已经入秋了,而秋收也已经进行了一大半。

  樱岛,燕地,齐地。

  姜旭、罗迈以及四王爷,也或多或少的对税收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有些按捺不住的四王爷,写信邀请了罗迈和姜旭聚会。

  四王爷估计出他在燕地收上来的税收,银子、粮食、布帛这些东西混合换算后,得到的税收是1200万白银!

  他很想知道另外两个地方的大约税收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