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辩论,才华和品德(第2页)

  那些跟随孔子的近千个新儒门弟子,此时都是面露震惊。

  对方是谁?

  竟然让孔子行同辈之礼?

  顿时,无人敢上前打扰,继而留给孔子亲自发挥,生怕自己的礼节没有做好。

  …………

  “我听闻之前白泽与你孔子的辩论,不由得心生一问,还请一听。”老者说道。

  孔子点头:“但说无妨。”

  “有德有才,无才有德,无德有才,无才无德。这最后一类人,自然不在讨论之中,到哪里都是废物罢了。”老者说道,“我要问的第一问,无才有德的人,和无德有才之人,哪一种人更有用?”

  “二者都有用。无才有德者,可兢兢业业于寻常的工作,而不会出事。是值得信赖的中流砥柱,是国家运行的基石。而无德有才者,其才华若为朝廷所用,那自然,作用大于无才有德者,而若是其才华用在黑暗处,则是副作用,并且,破坏永远都比建设要容易。”

  孔子侃侃而谈。

  “大乾建设一座城池需要一个月,而毁灭它,无需一日。”

  老者点头:“孔圣此言有理。”

  “但这第二问,便是:按照你儒家之理念,要培养出兼具德才的人。在陛下之眼中,无德有才者,有德有才者,哪一类,更加利于国家?”

  这一问,问出来后。

  那孔子追随者们顿时不屑,这还需要想吗?

  那必然是有德有才者啊。

  孔子此时,却并未给出回答:“二者之才,都相等?”

  “相等!”老者道。

  “……”孔子陷入长足沉默。

  这下子,反倒是让孔子的追随者们傻眼。

  此前,被孔子所折服的燕地七子之一,画师白泽此时也成了孔子门徒。

  他也是目前这千人里最顶级的一批人才。

  “孔师,这个问题难道不简单吗?理所应当的,该是有才有德者,更为有用啊。”

  这一类人,兼具品德和才华,是儒家所追逐的“修身”终极形态。

  而另外一类人,是没有品德而有才华的人。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然而,孔子却是缓慢而沉重的摇了摇头:“非也,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