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第2页)

  就这样,新手导演刘浪,行业新秀董延玲,再加上‘影视世家’出身的林浩,三个并不属于国内导演,制片人嫡系剧组关键的三个人,汇合到一起,最终成就了《流浪地球》的辉煌成绩。

  这其中,通过拍摄《流浪地球》,整合而来的,关于拍摄大型工业化科幻片的经验,才是国内影视行业各家公司,剧组艳羡的东西。

  在《流浪地球》之前,国内乃至整个华语电影世界,没有哪个剧组能够拍摄出好莱坞水平的大型工业化电影。

  影像拍摄,灯光,道具等专业人才,国内根本不缺,水平上就算和好莱坞顶尖名导团队有所差距,但也差不到哪去。

  影视投资方面,国内也根本不差钱,从早先的煤老板,到后来的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投资,根本不缺少,甚至还有官方的政策补贴。

  特效制作方面,新世纪后国内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最明显的就是好莱坞许多顶级特效工作室都会将任务外包给国内的特效团队,国内的特效制作势力,根本不像网友们想象地那么弱。

  零零散散地去算,每一项都不弱,但要把它们整合到一起,却又轻易做不到。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坨屎。’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流浪地球》刚拍摄的时候,身为副导演的林浩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将董延玲提供的人,整编成一个真正有‘战斗力’,能够拍摄出好莱坞大片水准的‘标准化,现代化,工业化电影制作团队’。

  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刘浪充分信任,放权给林浩后,结合众多关于好莱坞工业化电影制作团队的纪录片,以及自己从小在‘影视世家’内耳濡目染的行业经验和自我感悟。

  林浩硬着头皮,硬是将《流浪地球》剧组整合成了一个有龙国特色的,首个国内工业化电影制作团队。

  除了一开始剧组草创,还有些磕磕绊绊,林浩不时还需要向自己的亲戚家人寻求帮助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剧组磨合得越来越成熟。

  各种专业性的规章制度制订之后,整个剧组就像是一台结构精密的机器,每个剧组成员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在规章制度和工作手册的指导下,哪怕是一名刚刚进入剧组的新人,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