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让人类保持理智,确实是种奢求(第2页)

  这种情况下,精卫依然在‘单挑,群殴‘中取得了‘一换五’的惊人战绩。

  彻底刷新了在场军事专家们对于智能ai的认知。

  一边是可批量生产,造价只需要几十万龙币的耗材‘精卫’人工智能。

  另一边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动辄十年八年培养周期的真人飞行员。

  哪个更划算,任谁都能一眼判断出来。

  有了精卫在实战测试演习中的表现,在场的军事专家们,很快开始针对精卫的优势和不足,开始设计一架真正适配精卫,能够尽可能发挥出精卫全部实力的军用战斗机。

  移除驾驶员座舱,为战斗机加装容量更大的油箱,加大作战范围。

  使用包括碳纳米管在内的一系列高强度材料,对机身结构进行全面加强,从而给‘精卫‘提供更强的硬件条件,让它能够将‘无视g值加速度过载压力’这一优势无限放大。

  机身整体设计,重点防护部位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重新考虑。

  不过这些方面就和刘浪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智能量子计算机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他是专业的。

  军事装备设计方面,这些军事装备所的科研专家才是真正专业的。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员去搞定。

  刘浪这个总设计师,只需要负责智能量子计算机在军事装备上的适配应用就行了,其他的方面自然有比他更懂行的人去搞定。

  就这样,解决了智能量子计算机在空军主力战斗机上面的升级改造化设计后,具体的原型机制造,量产化研究,材料上的选择,都交由更专业的军用装备局处理。

  有了‘精卫’的经验,刘浪很快把在军用战斗机智能化改造上的流程,用在了空军其他诸如预警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等空军装备上。

  紧接着又开展到海军,陆军军用装备方面。

  如果说三军部门中,有谁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升级后,战力提升能够得到显著加强,海陆空三军部门各有说法。

  但如果要论谁对智能化改造最为迫切,那么毫无疑问,肯定是海军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