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告状 拨乱反正(第3页)

 

    一餐饭吃完,天也不早了,祝缨也没个路条给他们,就留他们都在客房里住着。张运有心事,眼见几个学生都住下了,叫住门外的随从,塞了一个红包“还请转告大人,我有事求见。”
 

    随从收了他的红包,转头出了院子,很快又回来了“大人在书房,您请。”将他引到了书房之后,又将红包拿出来,自留了一半,将另一半“贡献”了出来,与同伴们分了。
 

    书房里,张运一点酒醉的样子也没有,擦着汗,说“大人恕罪,无知小儿酒后狂言”
 

    祝缨摆了摆手,问道“梧州究竟如何”
 

    “差不多吧。”张运说。
 

    “不多究竟有多少”祝缨问,“你不说,但你看得出来,对也不对”
 

    张运苦了一张脸,道“使君不能说差,只是没有那么好。他又有私心。”
 

    “哦”
 

    “就是太心热了,他曾对下官说,梧州刺史只有从四品,面上不好看。”
 

    以张运的经验,这位刺史水平中等偏上一点点,真不算差。邹进贤当着祝缨的面说“拨乱反正”固然是心直口快,但是细究这位刺史的所作所为,也不能说他走歪门邪道。重农抑商,正阴阳,明华夷,重士绅,哪一条都不能说是错的。
 

    在张运看来,最错的就是“心热”。新刺史想要“编户”,把祝缨没办成的事给办成了,如此一来,梧州能升到个中州,最低下州保底,则他不必再熬资历,也能如祝缨一般,原地再升一级。也可带着刺史府的官员跟着升级,收拢下属之心更为他卖力。
 

    但是就今晚而言,邹进贤的“胡言乱语”才是犯忌讳。新刺史如果追求个升级,反而不是错事。
 

    哪知祝缨听了没对任何一条表示出不满,反而问他“长史和司马该轮换了,使君有无奏请”
 

    张运张了张口,苦笑道“他还要拿这个拿捏人哩,哪里又会有”
 

    祝缨道“我知道了。你且休息去吧,碍不着你的事。”
 

    “是。”
 

    张运提心吊胆地走了,使君与他也不是一条心,差不多得了干嘛为了使君把自己填进去呢邹进贤又不是他选的,帮着搭一句道歉的话就完事儿了。邹某人自己熬不过去,干他什么事差不多得了。
 

    那一边,项安、项乐早不开心了,他们对梧州的事情知道得并不少。他家虽改了户籍,仍是受一点歧视,好在家里不在乎,但也说了一些麻烦事。祝缨在时,干什么都顺,换了新刺史,早上没有晨会不会安排事务,一天的日子就混着过,做事都要请托,没有效率可言了。
 

    项家以有还有一份与山里贸易的线路,后来生意做大了,这条线就没那么重要了。但是有比没有强,也耽误了一笔收入。
 

    但是这又不是可以说出来的,让祝缨回去整顿梧州还是让梧州刺史听话反省不现实。所以今晚他们什么也没托张运。
 

    不过这不妨碍他们找祝缨抱怨今晚。项安更是生气“他什么意思啊什么叫拨乱反正的”
 

    “过河拆桥。”祝缨玩味地说,脸上一点生气的样子也没有。
 

    项安道“我看是吃奶骂娘”
 

    祝缨笑笑“你明天去看看佳茗在做什么,要是得闲,叫她来跟青君见一见面。好久没见着家里来人了,听听家乡话也是好的。”
 

    “是那”
 

    项乐给妹妹使眼色,项安一向比较沉稳,今天有点激动了。
 

    祝缨又说“没听邹进贤说么拨乱反正呐哈哈”
 

    “那也不能由着他乱来呀大人的心血,乡亲的血汗,才有的梧州今天吃饭骂厨子还要拆了灶台”
 

    祝缨摆了摆手,项安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低下了头。祝缨对项乐道“你明天去找两个人。”
 

    “不知是哪两位”
 

    “国子监那里的保送生。让他们不要乱跑。”
 

    “是。”
 

    “都去吧。”
 

    “是。”
 

    祝缨又从抽屉里摸出了那叠家书,重新读了一遍。将后面几页抽了出来,这是张仙姑和祝大分别写的,祝大眼神开始不好,就只写了两页,字还写得挺大,说在家都好,会给她看好家的,让她好好做官。张仙姑话就多些,也说家里不用担心,让她混不下去就回来过日子。不跟外面的坏官周旋了。
 

    信封里还有一个小信封,打开来是苏鸣鸾写的。内容很简单,新刺史欺人太甚了,我们要动手了,先跟您说一声。
 

    祝缨叹了一口气。
 

    次日一早,祝缨要去鸿胪寺应卯,张运等人也早早起身。邹应贤等人要去会馆休息,张运也要去排号。
 

    祝缨道“别驾且不必去,今天他们必然是没心思的,我去同他们讲一下,明天你与户部的人核账。”
 

    张返急忙道谢。
 

    祝缨留他们吃了早饭,再与他们一同出门。项乐、项安也依照她的吩咐,各自出门去了。
 

    到了鸿胪寺,上下也都还很兴奋。骆晟是个不错的上司,骆晟好了,日后有事相求,大家也多条路。
 

    祝缨叫过典客令“东宫昨天没别的事吗”
 

    典客令忙说“没有,礼部那里也没有别的事。”
 

    祝缨道“又要使节谈判了,咱们的人手还够吗”
 

    典客令道“大人先前安排典客署的时候,留了几个做策应,现在可以调度。”
 

    “调了这几个,就没有策应的人了。”
 

    典客令因而猜度“那难道要从这里调”他是不太愿意的,典客署是他的地方,不太想让别人插手他自己的范围。
 

    祝缨道“典客署不是还没满员么再补几个人吧。”
 

    典客令一喜,又敛了笑容“大人的意思补谁呢”
 

    祝缨道“新人,把掌客的缺补上,你把阮丞叫来。”
 

    阮丞很快也来了,祝缨将这事与他一讲,阮丞道“正好,年末也是考核的时候,大人想补什么人呢”他猜着是不是要给丁贵等人补个官那也太快了吧
 

    不想祝缨却说“从国子监里再挑俩吧,谈判的时候,一个管与西番的记录、查询,一个管胡人的。”
 

    阮丞笑道“使得。”
 

    “再补几个吏目,从四夷馆调了人手走,还须再给补上几个,不能耽误了事。”
 

    “是。”
 

    “梧州的司马与长史也该轮换了,与这个一起办吧。”
 

    “是。”
 

    “你草拟,我拿与鸿胪署名,再给吏部拿去。”
 

    “是。”
 

    他们说完,骆晟也从朝上回来了。他正在高兴的时候,祝缨说什么他都听,听说要补人,且不是额外补,只是填个缺员,又是从国子监那里找人,不是随便抓什么不会干事歪瓜劣枣。骆晟道“是该补齐人手。我近来有事,子璋多多费心。”提笔就签了名字。
 

    祝缨恭敬地答应了,接过文书接着办下一件。
 

    半天功夫,祝缨便将范生、张生一人的告身弄了下来。一人前脚接到项乐的通知,后脚就有了官身,一时之间连“喜”都没来得及,呆在了当场。被项乐一提醒,才想起来要收拾行李、向岳桓等师长辞行,还要到祝府去道谢。
 

    做了掌客,九品,就在祝缨手下,这是极舒服的一种安排。
 

    他们到了祝府却没有遇到人。如今太子也不用在宫里窝着了,也可以上朝了,骆晟当场提出借用赵王旧邸,两宫都没有反对。收拾出旧邸一侧的几个院子需要几天的时间,今天祝缨不用忙这个。她又接待了几个新到的使团,接着却又收到了广宁王府的信,却是广宁王妃郑霖使人传话,请她过府一叙。
 

    祝缨去了广宁王府,范、张一人就只有在祝府枯等。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