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巨商崛起人狼预言家

第四百五十八章 yellow bank(第2页)

    当时王尔德在被捕时胁下夹了一本黄色杂志,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杂志和王尔德同样是“见不得人”的。

    逮捕他时的一个小插曲,使得《杂志》名声大受损害。

    《黄杂志》也好,“yellowback”也罢,都使得“黄色”与性、色情、恶俗等等概念发生了联系。

    次年4月3日,当时极负盛名的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因同性恋的罪名遭到逮捕。

    利弗莫尔等人自然是不建议叶洛取这种名字,但叶洛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敲定了这个名称。

    跑过去直接找银行董事长,挑明价格,你不卖就是破产,我再收破烂收过来,你卖我,我就压价,但给你一条活路。

    为了名字更本土化和好记,叶洛没犹豫,就以自己名字的英文谐音来命名——yellowbank。

    这不是二十一世纪,人们的联想能力还没如此出众。

    叶洛只需要他们看到银行名字,就好奇的走进来看看,那就可以了。

    只有后续业务怎么做好,他有如此丰富的后世经验,加上雄厚的资金,还怕搞不定吗?

    这时纽约街头已经开始流行起一首讽刺胡佛和其内阁的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丧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华尔街日报》还在死鸭子嘴硬,说股灾的影响是暂时的,美国经济很快就会恢复,大萧条纯属谣言。

    《纽约时报》立即发声,为自己的新老板造势。

    叶洛精准预言美国股市崛起,又精准言中美股泡沫破裂,和他一比,华尔街大鳄们就像是个笑话。

    如果说美股灾难前,梅兰芳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华人,那么现在一提华人,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叶洛。

    离开哈佛大学数年,叶洛居然收到了校长亲自寄来的邀请函,希望他能回校担任经济学的客座教授。

    这些学术界的人脉关系叶洛来者不拒,反正都是给自己镀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一名年仅二十三岁的华人成了世界第一学府的教授,这也是个爆炸般的新闻。

    一切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