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伐天破海(第3页)

 风势并不凶猛,可却无比的凛冽。 

 清风吹过河流。 

 刹那之间,整条汹涌长河在风中直接炸开。 

 漫天剑意凝成的水花在夜幕里到处飞洒,河流在空中四散,夜空下到处都是剑意,到处都是水花。 

 长河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变成了八,千千万万,最终不动声色的小散在夜空里。 

 古行云死死的盯着李天澜,眼神就如同见了鬼一样。 

 一剑破海! 

 可从头到尾,古行云竟然没看清李天澜的剑意。 

 虚无缥缈,无形无相,这是什么鬼东西? 

 李天澜静静的看着古行云。 

 没有了剑意长河的阻碍,古行云的身影变得异常清晰。 

 他在空中迈步,无声无息,毫无锋芒,但却带着极致的危险。 

 “李天澜,你敢杀我?!” 

 古行云深呼吸一口,猛然怒喝道:“你想过后果吗?” 

 李天澜根本懒得说话,只是向前。 

 他是来杀人的。 

 既然能动手,那吵吵什么? 

 “你这是在逼我!你在逼我!” 

 古行云顿时暴怒起来:“你敢逼我?!?” 

 安静的夜色猛然凝固起来。 

 所有的光芒一瞬间完全消失。 

 方圆百米的空间刹那间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黑暗里,狂暴的剑意起伏涌动,带着暴虐的力量,似乎要灭杀一切。 

 古行云终于强行凝聚了自己的领域。 

 这是属于他的十方绝域! 

 也是如今整个黑暗世界中最正宗的十方绝域。 

 哪怕他现在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但这仍然是最正宗的。 

 李天澜的脚步终于在十方绝域内停住。 

 领域内一片黑暗。 

 但他的身影却依旧是自由悬停,而不是失控漂浮。 

 弥漫在领域内的暴虐剑意疯狂的绞杀过来。 

 这仿若是自成一片天地的真正绝域,没有丝毫生机。 

 黑暗中,李天澜抬起了手臂。 

 没有滔滔声势但却更为阴冷的领域和剑意中,李天澜的手掌猛然爆发出一片纯粹的光。 

 刺眼的光芒在他手中中极尽释放,照亮了虚空。 

 他一身染血的残破白衣,在十方绝域内一瞬间变得无比真实。 

 虚幻的领域,虚幻的剑意。 

 真实的只有他。 

 只有光芒。 

 刹那之间,李天澜的气息开始疯狂攀升,冲出领域,越过高空,直抵星穹。 

 这一刻的李天澜依旧在领域内。 

 可所谓的领域,所谓的冬山,所谓的夜色,都变得虚假。 

 只有他的身影真实。 

 因为真实。 

 所以显得无比巨大。 

 就像是将整个天地都踩在了脚下。 

 李天澜手中终于出现了剑意。 

 他的手臂向上抬起,动作不快不慢,但却带着一种仿若浑然天成般的舒展。 

 所有的光芒在他手中都变成了剑意,真实的可以撕裂高空的剑意。 

 剑为杀人器。 

 能杀人,能破海,自然能伐天! 

 伐天式! 

 只有自己的剑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最合适,也是最强。 

 刺眼的光芒彻底在李天澜手中绽放出去。 

 一指破海。 

 一剑伐天。 

 十方绝域开始凶猛动荡,黑暗退散,整个领域在光芒蔓延之处彻底消融。 

 古行云的眼神亮起。 

 明明是生死之战,可他的眼神竟然如痴如醉。 

 他终于看到了李天澜的剑意。 

 哪怕只有一式,但却给他的内心造成了无比剧烈的冲击。 

 这是天骄之路。 

 这是天骄之剑! 

 武道,武道,如果说寻常人的武道还在武的范畴,所谓的天骄之路,就已经等于是迈入了道的领域。 

 绚烂而危险的光芒还在盛放。 

 古行云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新世界。 

 隐约之中,他看到了更强大的道路,真正看到了他和王天纵等少数几人的差距。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古行云呼吸急促。 

 他敢肯定,今晚如果他能不死,给他几年的时间养伤,十年之内,他绝对可以更进一步,就算不能超越王天纵,差不多也能真正达到那位‘神’的水平。 

 十方绝域还在动荡。 

 古行云的求胜欲望前所未有的强烈起来。 

 他狠狠吐出一口鲜血,搂紧了怀里的女儿,猛然怒吼一声。 

 摇摇欲坠的领域内,无数的剑意陡然间全部炸碎。 

 李天澜的剑道剑意再高,绝对的数量仍然可以弥补质量的不足。 

 李天澜手中绽放的光芒再一次被压制下去。 

 古行云动作不停,已经被破坏的七七八八的十方绝域再度扩张。 

 黑暗中,极致的光芒再次亮起,带着李天澜的一声冷哼。 

 足以撕裂高空的光芒陡然间放射飞涨。 

 扩大的十方绝域与光芒完全交融。 

 夜色下突然一片安静。 

 黑暗与光芒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无声无息中坍塌收缩,随后便是一声响彻整个冬山的巨响。 

 巨响声后,领域与剑光同时消散。 

 浑身都是血迹的李天澜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缓缓站直了身体。 

 四野重新变得安静。 

 林悠闲独自一人坐在地上,脸色萎顿。 

 而古行云却已经在最后的爆发后,带着离倾城极速远去。 

 李天澜眯起眼睛,紧紧握了握拳头,没有说话。 

 山脚下的警笛声与闪烁的灯光同时亮起。 

 华亭的驻军与警察几乎同时到达了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