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第 21 章

 能够留在西秦县,李家村所有人都感到很高兴,终于不用再餐风露宿丶艰辛跋涉了,他们一路从肃州老家走到西秦县,途中的艰辛非言语能道明。

 西秦县不干旱,小溪丶小河里的水量还挺丰富。老百姓只要有地,在地里种下种子,精心伺弄几月,便能收获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

 对初来乍到的李家村人而言,西秦县有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个好地方!

 可激动欣喜过后,他们很快又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赵县令仁慈,不仅同意让李家村人将户籍落在西秦县,还特意圈出一块地方,允他们在那里建造屋舍以居住。

 可有地方建房又如何呢?这并不能解决李家村人目前的困境。

 干旱两年加上这次举村逃荒,李家村大部分人都已经身无分文,更有一部分人连半粒粮食都不剩了。他们能走到这里,已经是忍饥挨饿,靠着毅力和运气一路坚持了。

 如今就算有一块地可以建房,他们也没有银钱去买间建房子的材料。当然,这个问题并不算多严重,毕竟山上有树丶有草丶有石头,勤快些的人,一两天就能搭一个草棚子先住着。

 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填饱肚子。他们身上没有银钱,手中没有粮食,更没有能耕种的土地丶种子和农具。

 可即便是现t在就开始耕种,等地里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估计也早就饿死了。

 李村长一家作为李家村最富裕的人户,如今也没剩多少馀粮了。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积蓄,总共也只剩下百十来两银子。

 西秦县良田十两银子一亩,一般的田地也要五两银一亩,就连荒地,也需二两银一亩。

 李家村有一半人,把全部家当都倒腾出来,也只够买上一丶二亩荒地。更有几户贫穷些的,一家子身上的铜板全搜刮出来,也买不上半亩荒地。

 与农户而言,没有土地,就是没有根,没有生活的希望。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县城里找活做,运气好,也需能糊口。

 运气不好,要么一家子去地主家给人当长工丶做佃户,要么…就是卖儿鬻女,换得几两碎银,再慢慢苟活。

 李家村人聚在赵县令给划分的“新村子”里,举目四望,一片苍凉。左右两座小荒山,夜色朦胧中看着,活像是两座巨大的坟茔。小荒山后面连绵的几座大山,在夜里也像是会吃人的巨兽。

 众人围坐在几个火堆前,脸上的神情都有几分愁眉不展。

 李村长倒还算淡定。他虽然还不知道艾四公子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却莫名有种信心,他们跟艾四公子干,决计饿不死。

 艾四公子之前说能定居下来,他们如今可不就成功留在了西秦县么?

 或许是胤禛编的故事太完美,又或许是因为柔嘉的高人形象太逼真,总之,现在的李村长,已经对“他们是高人之徒,特来救助受苦难的百姓”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