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2页)
在城里,他们看到了在婺源绝对看不到的景象,这还是之前半死不活的昌南县吗?
满大街的马拉着一车又一车茶叶,路上还有骆驼也扛着货物不紧不慢地跟着前面的车队。
路边有摊贩叫卖瓷器和茶叶,饭摊子整整齐齐的一家挨着一家支在目之所及的一些空地上。
这真的是之前那个昌南县吗?他们又回忆起刘蔚年轻的脸庞。
他们虽然见到刘蔚之后发现刘蔚不是这样的人。
但是他们其实也在迟疑——他真的是个好县令吗?之前那些谣言真的是假的吗?
如果说之前他们更多的是被刘蔚的个人魅力所吸引,现在他们在好奇刘蔚是怎么把半死不活的昌南县盘起来的。
李新明其实本来有些别扭地不想承认刘蔚的能力,但是他也不得不叹服於刘蔚让百姓吃饱饭的能力。
在一群人离开客栈去街上闲逛的时候,他心情有些微妙地没有答应和大家一起出门。
李新明等大家一起走后才一个人悄悄离开了客栈,他打算自己一个人逛一逛昌南县城。
昌南城里有很多茶铺和陶瓷店铺,李新明接了一个同乡的委托帮忙买一些特产带回去。
同乡给了五两白银,让他买一些好的茶叶或者陶瓷。
李新明打算在路上随便先逛一逛,大概了解一下昌南这边的行价,免得被坑。
有一个摆了很多木盒子的摊主是个老妇人,她的脸被晒得黑红,所有露出的皮肤都十分粗糙。
脸上的皱纹里似乎藏了很多灰尘,也似乎藏了一些秘密。
他看着老妇人头发上的头巾,想起来家里的母亲也有一条一样的头巾。
那条头巾是他卖出第一幅画之后专门卖给母亲的,样式很简单,但是母亲一直很珍惜的放在盒子里。
他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走到前,说道:“你的这些木盒子是卖什么的?”
老妇人看着他道:“你是刚来昌南吧?这个是县令设计的木盒子,全部都是猫的陶瓷。”
李新明好奇地问道:“对,我是刚来的。阿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妇人指了指街上道:“在昌南的人大家已经知道这个木盒子是什么啦。
前几天这个木盒子刚出来,好多人都是一套八个一套八个的买的。”
这个木盒子就是八款猫咪陶瓷烛台盲盒,之前刘蔚走之前有吩咐尽快做出来。
现在这几款猫咪陶瓷烛台不仅做出来了,而且卖的很好。
很多人在买了一个之后看到别人的猫咪烛台和自己的不一样,十分眼馋。
盲盒的乐趣,就是你的运气不一定能够让你抽到你自己喜欢的那款手办。
猫咪烛台也是如此,因此有人看着八个烛台都很好看就一组八个一组八个的买。
反正卖的也不是很贵,昌南比较是主产地,这些陶瓷制品比卖出去要卖的便宜很多。
但是即便如此,此次猫咪烛台盲盒也属於是爆款产品了。
这些烛台最开始销售的地点是张斯那边,这些烛台最开始是在猫友圈子里流传。
后来因为这些烛台造型过於可爱,被很多小孩子喜欢了,也传染了很多大人开始买这些烛台。
当买猫咪烛台成为一种风气之后,大家都开始默认家里需要一个猫咪陶瓷烛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