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第2页)
这个瓷窑状如鸭蛋,看上去比他们现在用的半倒焰窑空间更小,升温更快。
五人见此双目圆睁,这张图纸对他们价值超过千金。
“大人,我们如何才能得到这张图纸?”五六人原本还是合作现在开始竞相竞争。
“听说县里现在税收还没缴完,我们可以多交一成税款。”
“大人我有个院子就在县衙边上,要是您喜欢我把房契给您。”
几人拼命展示自己的用途,只为了这一张瓷窑图纸。
刘蔚摆了摆手说道:“我的要求是你们每建设一座这种窑,就要再给我建设一个这种窑。”
居然这么简单?他们还以为要他们把烧制瓷器的三分之二给刘大人呢。
五六人答应的飞快,生怕慢一步自己都上不了这个车。
这可是他们要发达的机会。
之前他们用的半倒焰窑烧制瓷器的工序覆杂,装烧量小且成瓷率低。
他们烧制时窑里的火焰从火膛先喷到窑顶,然后倒向窑底,再经过烧制品,从窑底侧墙排烟孔进入夹墙竖烟道排出。
他们各个都是自己家里多年绍陶瓷的,一眼就能看出这种瓷窑一定是更好的。
这个窑结构合理,砌筑材料低廉,且施工方便。
最主要的是造这样的大窑,可能陶瓷产量能翻倍。
五六人跟刘蔚保证将来一定会按照约定来建设瓷窑,甚至打算给县令多建一些瓷窑。
毕竟不让他们出钱的县令不多了,不让他们出钱还给他们图纸的县令他们梦里都没遇见过。
他们还以为今天的见面是一个催缴税款的鸿门宴,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么好的县令甚至都值得立祠立传了。
刘蔚倒是不在意这些,毕竟这个瓷窑他自己也需要建设。
而且只要是他辖区内的瓷窑都是要在他这里交税,系统上也算作是他的成绩。
怎么看他都没亏,甚至是血赚。
让别人出钱给自己打工,这就叫投资。
五六人出门后热泪盈眶,恨不得现在就去把瓷窑给建出来。
刘蔚下午的时候又接见了茶商代表。
昌南的茶叶在长安也很出名。“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中的“浮梁”也是指景德镇。
刘蔚穿越前的世界里,浮梁工夫红茶在世界上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丶印度的大吉岭茶齐名。
他们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
浮梁现在的茶叶也有很多是作为贡茶,直接送入长安宫中。
刚刚和瓷商们的交涉已经结束,马上到来的才是一场恶战。
浮梁不仅种茶制茶出名,而且是赣北丶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
茶帮主要是各个关於茶叶的群体进行合作的群体。
因此浮梁的茶帮比瓷商更加团结。
他们已经达成了很多关於茶叶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像一个密密麻麻的蛛网。
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纠缠而覆杂。
不过刘蔚也没打算真的对这些茶商做什么。
他只是想稍微了解一下浮梁茶叶的情况,他现在打算先把陶瓷业做起来,再考虑其他的。
刘蔚还指望着这些人来多交税银呢,秋收的税银可真的不少。
刘蔚在酒肆里等了一个时辰,也没有一个茶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