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晁穆的建议(第2页)
他练武,他活着,总有一个要追求的事情。
黄安觉得,能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帮助同为底层的百姓,是值得的,也是有意义的。
“以后,就让他们安居乐业吧!”
黄安幽幽一叹,继续翻看统计册的总结语。
五分钟后,黄安放下统计册。
拉过桌上准备好的地图,开始沉思起来。
三分钟后,心绪得到缓和,他拿起了第二份文件——《关于开发李家田产、商铺等不动产的建议和详细策划书》。
这份策划书,是黄安之前叫晁穆派人做出来的。
前后各有两份,还有其他重要的附属文件。
黄安也一并带回来了。
后续根据发展的状况,还会有其他的策划书。
对于发展自己的势力,黄安有自己的想法。
但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他一个人考虑的,哪有晁穆手下那帮专业人士,来得齐全?
毕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立一个势力,是晁穆他们的强项啊。
他们有实操后大获成功的经验。
策划书的开头,照样是发展势力的总结性话语。
是一个笼统的描述,也就是整体的规划,像是故事的主线一般。
黄安看完,只能说,高瞻远瞩,条理清晰。
他远远不如。
晁穆他们,对李家财产的再发展和开发计划,做了详细的规划和分类。
对于农田方面,他们给出的建议,就是分田,包产到户!
文件内容,详实到了给每家分多少田。
每一户详细的灌溉计划等细节问题。
晁穆他们,充分考虑到了大明帝国中,地主阶级的特殊性。
在大明,地主阶级,和统治阶级,是重合的。
这种畸形的社会生态,让黄安的命令,得以完全地施行下去。
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丰安城的农业发展计划,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盘吸收李家原本的6000余亩农田。
借助这些农田,安置暂归于自己的人手。
比如说,李家的佃农、下人、杂役等众。
甚至还有李家那些,没有犯罪的族人。
解决手下人温饱的问题,顺便继续获取民心。
晁穆提出第一阶段的计划,就是将这些城外的农庄,培养成为类似根据地一样的存在。
黄安看这个第一阶段的计划,觉得非常眼熟。
整个第一阶段的任务,贯彻落实了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阶段,规划耗时一个半月。
也就是在七月底,秋收到来之前,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
这个时间段,需要黄安彻底将李家覆灭后的财产,和人,并入自己麾下,完成消化过程。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蚕食丰安城所有土地。
也就是耕田,包括药田等。
只是在这之前,黄安还需要将城内原本的世家门阀,彻底铲除。
等铲除城内世家门阀后,黄安才能名正言顺的,进行土地兼并。
晁穆他们提供的土地兼并计划,不是让黄安当明面上的大地主,占据所有良田。
而是用间接控制的方法,培养自己人。
让自己的手下联合起来,成为世家门阀,占据最广大的农田。
也就是大明版本的村集体农耕制度。
从外表看,黄安手里不会有多少田产。
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黄安会成为丰安城最大的世家,占据最广大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