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心中良知,善恶生死。(第2页)

 来之后,众多官员聚在一起吃一顿饭,喝喝酒,走走流程就过去了。

 甚至,有的懒一点的官员,连流程也不会走,收了银子,在当地游玩几天,吃饱喝足后,拿着杜撰出来的核查文件,直接启程就向上级去汇报了。

 整个幽州,这样的官场风气,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毕竟,这可不是一两个官员如此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面的官员,自然不会多放在心上。

 不过,三年内的账本能用就行,黄安要的,仅仅只是三年内的账本。

 或者,一年内的,勉强也行。

 作为掌控绝对武力,以及绝对强权的一方,黄安决定对丰安城内的世家大族下重手。

 黄安深知皇权不下乡,世家大族把控地方的危害,那是用血淋淋的历史,数千年的时间证明过的。

 既然已经打算将丰安城纳入掌控当中了,那城内的这些毒瘤,必须要铲除。

 赵颜本来是不打算以如此严厉的态度和手段,对待世家大族的。

 可是,谁叫她耳根子软,被黄安一吹,就改变主意了呢?

 既然小师弟有如此野心,那她自然不会拖后腿,在背后全力支持就是。

 黄安对丰安城内的世家大族,有很深的了解。

 世家大族靠什么来掌控丰安城,趴在城内所有百姓的头上吸血呢?

 无非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就是由他们自家推举上去的官员!

 丰安城内的官员,本身就是世家大族的一份子。

 毕竟,没有背景的武者,是很难从军中调任到地方的。

 尤其是幽州这种边疆大州。

 黄安身边的两个百夫长,空有一身铜皮境的武道修为,可是有什么用呢?

 没有人提携,他们大概率只能一辈子待在军中。

 除非,他们像自己的师傅一样,放下军中荣耀和功劳,从军中退出来,然后开武馆重建家业。

 可这条路,同样不好走。

 赵敦是运气好,遇到了黄安。

 否则他现在的坟头草,都有一丈高了。

 在丰安城内,作为这些世家大族的代言人和领头羊的,无非就是四个官员。

 县丞李水、主簿杨超、县尉李杰,还有典史马山。

 这四人,就是丰安城中世家大族的领头人。

 同时,也是丰安城中,朝廷的门面,朝廷政策的执行者和诠释者。

 当然,还有依附于他们,和他们利益互相交错的,那些势力更小一些的世家之人,或者放下一切,甘愿沦为世家大族奴才的小官员的武者。

 黄安看得很透,要想干掉丰安城内的世家大族,最应该干掉的,就是这四人。

 强行用武力剥夺他们手里的权利,是行不通的。

 暗杀一个可以,同时暗杀四个,也不行。

 当官,最要注意的就是官场规矩。

 要明正典刑,要光明正大,要让政治对手想要借此发难,都找不到漏洞。

 而要绊倒这四人,给他们定罪,就要有证据,能让朝廷认可的证据。

 而这种证据,在黄安看来,其实是可以炮制的。

 这就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当然,黄安不认为自己需要走到炮制证据,做假证的程度。

 他只需要暗中引导舆论,一手武力,一手银子,一切世家大族在他面前,都会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以他对丰安城吏治环境的了解,一巴掌拍死十个当官的,其中八个都罪有应得。

 剩下的两个中,一个,只能说死得太便宜了。

 还有一个,可能勉强才能算是个人。

 史书上有圣贤之人吗?

 有,但极少。

 或者说,以当代的观念看,根本没有。

 被歌颂的,提倡一夫一妻,解放妇女的康友为,取了六个老婆。

 最后一个老婆,是他在58岁娶的,他的第六任老婆,以黄安所处时代的划分标准中,属于还未成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