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什长、总旗官(第3页)

 武者本就不多,那帮一百人的瘦猴们,挑不出一个识字儿的。

 连字儿都不认识,和他们竞争军官胜出的概率,绝对为零。

 而那帮边军老兵,其中原本的10个什长,都是武者。

 绝大部分都是六腑境初中期的武者,甚至还有两个五脏境的武者。

 这些人和他这个六腑境后期的,且是师傅赵敦弟子的人,根本无法竞争。

 而且,全军就他们20个武者。

 刚好,222人的队伍,选出20个什长,他们一人一个!

 甚至,总旗官的人选,必然是属于他们20个武者的。

 那这样看来,还有四个什长的位置,可能要交给连武道之门都没开的那些粗糙军汉手中了。

 总之,不管怎么算,也都有他的位置啊。

 想到这里,杨成武豁然开朗。

 果然是当局者迷啊,自己兄弟几个,这是担心过头了。

 他当即尴尬道:

 “大哥,那我先去准备了,嘿嘿!”

 杨成武三十好几的汉子了,叫黄安大哥叫的越来越顺口了。

 不等黄安催人,他直接撒腿就跑了。

 黄安颇感无语,师傅怎么会收下这么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弟子呢?

 该不会自己手下的武者,都是这样的憨货吧?

 不过,若都是这样的,好像也不错。

 起码这样的人没有小心眼子,相处起来,或者布置任务的时候,倒也方便。

 黄安苦中作乐。

 关于什长和总旗的人选,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手下222人当中,除了自己,就只有二十个武者。

 他本打算编上二十个什长,但一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共就二十个武者,全当什长去了,谁当总旗官?

 自己总不能每次发布命令,将这二十人都招来,然后开大会发布命令吧?

 总旗官是必须的!

 不能设立二十个小队,不能让所有武者都去当什长。

 一般大事他可以召集所有什长参加,普通的小事儿,只需要吩咐给总旗官,然后让总旗官替他传达下去就好了。

 四个总旗官太多,三个就好。

 十人队的小旗设立十五个,选出十五个什长。

 余下两个武者的空额,用来充当末位淘汰制的牺牲品。

 看其表现,决定对他们的安排。

 若是表现很差,不合他的心意,那直接去当大头兵,甚至干脆赶出下林寨。

 他下林寨,不需要不听话的废物,哪怕是武者!

 若是这二十个武者表现地可圈可点,那这个两个闲着的武者,另做安排。

 这样规划下来,二十个武人全部就有了安排。

 更能在各支队伍中,产生竞争的氛围。

 至于十人队的编制超了,那也无妨。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多出来的人加进去就好了。

 至于让一个普通人,连武者都不是的人去充当什长,黄安仅仅过了过脑,就否定了这个答案。

 他又不是强迫症,没必要强行凑出二十个,满编十一人的小旗。

 只有武者才能担任军官!

 这条铁律,绝对不能改变。

 这关乎着他现在,包括以后治兵的理念,绝对要坚持下去。

 一边思考,一边吃饭。

 他很快就将就将早餐吃完了。

 吃完饭后,他没有干坐着,而是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要带去丰安县,给李老伯的。

 信中内容,是他请李老伯按照师傅的要求,早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