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还真是一群孤儿(第2页)

 现在,黄安三两句话,就勾起了这些人的贪欲,初步收服了他们。

 他们三人可以想象到,只要黄安后续不拉垮,绝对能在一个月内,彻底在这支队伍中建立起威信。

 打蛇打七寸,银子是建立威信最好的手段。

 黄安家里本身就有工人,他从小就明白这一点。

 对于打工者来说,老板的什么画大饼,什么精神鼓励,什么当众表扬发锦旗、写感谢信,都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惠。

 而这些边军,其实就是员工,甚至,他们的生存压力,比自家那些员工,可大多了。

 起码自家那些员工,不会饿肚子。

 黄安知道自己的身上,有两个优势。

 只要利用好这两个优势,能让这些人快速认可自己。

 第一个优势,就是他是师傅的弟子。

 师傅赵敦现在是火器司主,位高权重。

 他是赵大人的弟子!

 这个身份,保证了这些亲卫能在表面顺从于他,能让他们昨日饿着肚子,汇聚在校场内而不散。

 同样的,也能保证他们在明早吃完后,能汇聚在此处,认真听自己讲话。

 认清楚这一点,黄安心中稍安。

 仔细想想,确实没有什么原因,能让自己现在这般紧张的。

 他要尽快适应现在的身份,成长起来。

 看着下面被高额军饷钓起热情来的亲兵,眼底终于闪过一抹喜色。

 果然,这年头当兵的就图个银子,图个口粮。

 他这里给什长每月二两银子的军饷,还不算口粮,已经是非常高的军饷了。

 毕竟,大明边军当中,一个什长一年能得到的银子,也就是军饷和年节或者其他重大节日赏赐的银子,加起来也就二十两左右。

 而这二十两的军饷当中,还包括口粮钱。

 对于一个当兵的人来说,口粮绝对是最耗银子的大头。

 更何况,朝廷上面现在非常乱,各种贪官污吏横行。

 军饷是大头,谁都想过手,沾沾着银子。

 这二十两军饷真的只是纸上规定的,能发到他们手里的,十两都没有。

 遇到严苛的上官,落到他们手里的,连五两都没有,就这样,他们还要帮上官无偿干私活。

 甚至,还有最惨的。

 驻扎在内州的很多袍泽,当兵一年,不仅仅没有军饷,连他们这些当兵的,包括其家属,都成了长官们的私有财物。

 被长官命令去干私活,什么种田、挖矿等,几乎等同于家奴,或者称之为军奴,更为合适一点。

 发军饷?

 那是不可能的。

 干完活能给口吃的,保证一家老小不饿死就可以了。

 他们在今日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等人也是这样的,全家老小沦为奴隶。

 但现在,他们的大哥仅仅宣布出,军饷和口粮一事,就知道,他们的未来,还有希望。

 他们,不是军奴!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有多兴奋了。

 就连那些因为没有未来,脸色麻木的瘦猴们,眼中都露出心动之意。

 孤家寡人,得过且过,吃一顿,饿三顿,没想到还能有这般好去处。

 他们不要那些边军们的待遇,不要什么军饷,只要能给他们吃饭,他们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