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杨家武馆——杨亮辉(第2页)

 这里汇聚了两个县及其周边所有村镇,想要去幽州城中人。

 身前身后,皆是人影,怕是有百二十人之多。

 其中有商队,有拖家带口之人,也有聚在一起的武者。

 独行侠倒是没有找到,但似黄安这般打扮的人,也不在少数。

 拉着马的,赶着牛的,骑着驴的,皆在其中,且各个随身带着凶器。

 其中有武人风姿的,光是黄安认得出的,怕是也有十二三位。

 想必他们也抱着和黄安一样的目的。

 更有商队混在其中,赶车架牛,沿车而行。

 黄安随着人流,沿着大路一路而下,不多时,就到了一片热闹场地。

 这是一片坐落在小山坡上的木质客寨。

 大片低矮木屋,鳞次栉比,看石阶和木梁上的黑灰,黄安就知道这片寨子怕是有些年头了。

 这里就是在此地营生,靠着山路生活的寨子,平常接一些护送任务。

 当然,寨子里也有耕种的农夫。

 这片寨子名声传遍两县,叫下林寨。

 寨主是大明人,是个铜皮境中期的大高手,早些年也是军伍之人,不知为何,卸了甲,脱了军籍,来到这里建了这么一座寨子。

 手下以明人为主,也有羌族之人,就连匈奴人都有七八个。

 整个寨子包括这些人的家小,怕是有好几千人之多。

 偌大一片基业,也难怪能占据这最好的位置,在此营生。

 往后再走五里,就是另外一个护送队伍了。

 黄安要想走过这段八十里艰难路程,自然也要加入一个护送队。

 鼠有鼠道,蛇有蛇道,入乡随俗的道理,黄安还是明白的。

 随着大流走,能省很多麻烦。

 下林寨的收费标准是公开的,单人一两银子,马匹牲畜半两银子。

 至于货物,听说是按照一定比例抽成的。

 但有时也按照车数算得,店小二也不太清楚,黄安自然也不会多打听。

 这价格算是很高了,毕竟他们也不会保证一定能保护安危。

 若是遭遇贼匪,或者出现意外,伤了人,损了货物,他们也不会赔偿。

 “当真心黑,这种生意也就只能在这里做!”

 黄安暗暗吐槽,也没脑残到争取自己“消费者”的权益。

 如此高昂的价格,让一部分行人望而却步,他们在寨子前等了一会儿后,集结了一批同样嫌贵的行人,继续沿着大路往下走。

 后面也有类似的寨子,护送的价格相对便宜。

 黄安拉着老马,排在交银子的队伍中,目送这些人吆喝着离开,脚下丝毫没有挪动的意思。

 这下林寨能在此地立足,又能占得先机,也能让店小二都赞不绝口,必有过人之处。

 些许银子,花了也就花了。

 队伍要在八点半出发的,如今正在点人数,检查行李货物,据说会在十分钟后出发。

 黄安细数过,护送队的成员应该在五十二人左右。

 领头的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体态壮硕似黑熊,手里拖着一把大锤子。

 锤子上有尖刺,似乎是经常染血的缘故,锤子缝隙之间,有暗红色痕迹。

 如此一柄凶器,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

 “此人应该是寨子内的二当家,铜皮境初期高手!”

 黄安目光闪动,踮起脚尖,打探整个队伍。

 他们这些行人数量,估摸着有八九十人,以三四人的小团体居多,还有两个二十几人组成的商队。

 预计整个队伍的总人数,会在一百三十人左右。